第122章 诗圣诗仙命不同

冷泡茶加冰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悟空小说网 www.wkxs.cc,最快更新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最新章节!

    安史之乱犹如滔滔洪流,将盛极繁华的长安彻底冲垮。

    就如颜真卿在这洪流中奋不顾身一样,其他的诗人命运也各不相同。

    这里丈育u就简单罗列一下。

    最倒霉的当属七绝圣手王昌龄。

    安史之乱爆发后,王昌龄辗转归家探亲,路过亳州被刺史闾丘晓以“擅离职守”的罪名抓了起来,并于次年杀害,年终57岁。

    有传闻称,闾丘晓是因为嫉妒王昌龄之才而下死手。

    同年宰相张镐平叛,解宋州之围时抓闾丘晓,以贻误军机为名判死。

    闾丘晓以尚有亲人要奉养为名求活。

    张镐回问王昌龄的亲人又有谁来奉养遂处死闾丘晓,也算了结恩怨。

    “此为私怨谋害”

    魏征忍不住道

    “即使擅离职守,按律当流放千里,罪不至死。”

    杜如晦赞同道

    “即使当罚,亦当押送京师交由大理寺。”

    “或徙送罪臣给事地,由其所属刺史责罚。”

    而瞧着光幕上展示的王昌龄诗作,众人无不为其扼腕叹息。

    “气势恢宏,雄怀壮烈。”

    李靖赞叹道,为其文采所折服

    “不愧为边塞诗之名,读来似有刀剑相击之声。”

    “从军之事,就当如此”

    最难过的当属诗圣杜甫。

    安史之乱前杜甫的小儿子刚刚饿死,叛乱爆发后携带家眷避难鄜州。

    听闻肃宗继位后只身北上,结果就如前面所说,被抓。

    郭子仪率军收复长安前,杜甫冒死逃出,被授官,但后因营救房琯遭肃宗嫌恶。

    宰相张镐力保杜甫,后来唐军邺城之战大败,吏治彻底糜烂,杜甫对时局彻底失望,辞官南下,最终在四川稳定下来。

    这段时期是杜甫创作的高峰期,现存作品的四成都是在这个时期所作。

    770年冬,潭州往岳阳的小船上病逝,年终59岁。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刘备细细品读,一时间竟有些痴然。

    张飞一时间倒是恍然了

    “难怪这杜甫这么爱军师。”

    “适逢乱世,放眼望去不是叛贼就是狗官,结果到了成都还发现军师祠堂受人祭拜。”

    “换谁不想有个如军师一般,能够受任败军奉命危难,力挽狂澜”

    “可惜呦,即使给了这小昏君一个真诸葛,结果也是被嫌弃的命。”

    孔明默然,看着这首名为登高的诗作,心目中的这个友人的形象也愈发丰满。

    最侥幸的当属诗佛王维。

    长安陷落后王维被叛军俘虏,被迫为叛军效力。

    长安收复后,王维被论罪判死。但因弟弟王缙求情,以及被迫效力时有作凝碧池发牢骚,最终得以宽宥。

    最终郁郁四年后,请削为白身放归田园,最终病死。

    高适称得上逆风而起。

    在与哥舒翰守潼关失败后退守长安,闻听玄宗出逃后追上玄宗升侍御史。

    后去往肃宗处,拜淮南节度使,参与平叛永王之乱,随后平叛多有建树,官至渤海侯。

    但因其人早年与李白杜甫同游,互引知己扬名,后来对李白杜甫不闻不问,受人诟病。

    “为叛军效力属失节。”

    魏征话语硬邦邦的。

    房玄龄摇头

    “或有内情。”

    光幕言语向来简洁,但既说是被迫,那想来应是另有隐情,不为众人所知了。

    而且,房玄龄读了读王维的这首凝碧池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僚何日更朝天。”

    “国破之意犹存,难称其心属叛贼。”

    魏征微微点头,他也并非不通人情,但只是觉得相较于那诗圣杜甫冒死出奔,这王维的相差就有点大了。

    “至于这高适”

    “为国效力,平叛有功。”

    至于更多的魏征也觉得不好评价。

    毕竟他们也都是从乱世过来的,知晓乱世是个什么样子。

    尤其还是这外有叛贼强横,内有天子暗弱的情况,为官更难。

    乱世如此,也许,谁没有苦衷呢

    诗仙李白最让人叹息。

    这位青莲居士似乎将所有的天赋都点到了诗作之上。

    结果就是虽然政治天赋为零,但还是一门心思的想要为官,建功立业。

    安史之乱后,李白亦作诗哀叹洛阳城的陷落。

    但随后一拍脑袋做了永王李璘的幕僚,导致在肃宗看来那是毫无疑问的谋反。

    最终靠着才华改判流放夜郎三年,最终病死在族叔李阳冰家里。

    李世民霎时感觉到了无语,随即便想起来了那个“双悬日月照乾坤”。

    他还记得光幕说是这位诗仙李白被流放夜郎时为玄宗所作。

    如今来看李世民都觉得可惜

    明明诗才惊世,干嘛非得想不开做官呢

    就如这双悬日月照乾坤,玄宗跟肃宗谁看了能开心

    长孙无忌将光幕上放出的李白诗作念了出来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彷如游仙观安史之乱,文风奇特,其景奇诡,难怪被称作诗仙。”

    长孙无忌也摇头,既为其才叹服,又为其志向无奈。

    但最终,李世民只能无奈摇头

    “终归还是乱世遗祸。”

    “若无乱世,这诗仙也就吃吃闭门羹,避世作诗。”

    “叛乱四起,反致如此之人坐逆乱之名,险些身死。”

    安史之乱890年后,明朝灭亡。

    明朝灭亡两年后,抗清失败的陈子龙投水而死,殉国。

    陈子龙其人在崇祯十年中进士,随后为母丁忧三年,服除四年后,大明灭亡。

    面对入关清军,陈子龙曾经奋力抵抗,不敌,随后在失意时写下了诗句

    辞家新属冠军侯,胡雁南征塞草秋。

    梦到长安三万里,海风吹断碛西头。

    此诗是陈子龙追思汉唐所作,他渴望有一位如同冠军侯一般的人物带领他抗击逆贼,重回盛世。

    而长安三万里的说法,应该是来自于唐代“开远门前万里堠”的典故。

    据说二凤在开远门立石碑一座,上云

    西极道九千九百里

    碑文由虞世南亲手所书,以安慰远行之人,不必怀万里跋涉之忧。

    有人怀疑这个说法,因为虞世南逝于贞观十二年,而二凤灭高昌是贞观十四年。

    灭高昌置安西府后,长安至西域之途才超万里,这一点儿上来说时间对不上,所以有人怀疑当时二凤是在吹牛。

    但不影响最终的事实。

    总之,从盛唐之后,历朝文人都将长安作为心目中的盛世寄想。

    那么下一期,咱们就来回头看一下,这个被玄宗败掉的万里巨唐,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出去吃了个饭,所以只有2k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