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两科三舍治太和

冷泡茶加冰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悟空小说网 www.wkxs.cc,最快更新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最新章节!

    “询种麦之法入门直走。”

    “春耕之前须先犁田、耙地、肥田。”

    “租赁农具入门向西,有铁耙租赁用以耙地。”

    “犁田的话,田地相邻的可以合租牛马直犁,田地稀寡或不平的可用曲犁。”

    “啥问皇叔卖不卖粪田肥且出城去,南北门旁皆有收肥的,去那处询问。”

    “想给孩子报名入学的怎来的如此晚进门寻穿红衣服的便是。”

    又送走了一批前来询问的,姜维一把抄起旁边的水壶,也不计较水温与否,直接“吨吨吨”灌下,登时缓解了口干舌燥之感。

    只不过还没等他将陶壶放下,便听到一个敦厚的声音询问

    “你就是姜维”

    用袖子擦了擦嘴,仰头看了看眼前衣着朴素样貌平凡比他还高了一头多的少年人,姜维几乎本能道

    “报名入学,往里直走寻红衣官吏。”

    “我不报名现在不报名。”

    “报名入学可得赶早那是来租赁农具的但若要租赁只有你可不行,你家父母呢须来签字画押才行。”

    “我家中有农具。”

    “那你来太学所求何事”姜维狐疑。

    “我”

    “噗哈哈”

    还不待眼前人说话,姜维便听到熟悉声音忍俊不禁发出的笑声。

    脑袋侧了侧,不出所料的在陌生人的身后看到了马钧。

    马钧笑道

    “看来伯约这,这门房当的分外分外。”

    或是因为心情激动了些许,马钧口吃的毛病便又显露了出来,这让姜维分外无奈

    “分外快意”

    马钧连忙点头。

    姜维顿时愁眉苦脸唉声叹气

    “若师弟当时替我给师傅开脱一二,何至于此”

    “再说我那法子虽危岌了一些,但那火药粉威力也算卓着,如何不能算功过相抵”

    眼看马钧要说些什么但一时间又说不出来,姜维点点头

    “我知道师傅是关心我性命,但我还好好的嘛”

    “对了,那你是”

    嘴角一直噙着淡淡笑意的少年人这才拱拱手

    “受家父所托,来请姜伯约赴宴,以用飨食。”

    狐疑的看了看马钧与这少年人联袂而来之态,姜维也拱拱手道

    “敢问令尊是”

    “家父,诸葛军师。”

    于是方才还满脸跳脱与马钧谈笑自如絮絮叨叨的姜维,顿时拘谨了起来。

    拍打了一下衣服略微整理仪表,随后姜维用出了十二分的专注再次作揖道

    “那伯松兄可是与师母同至长安矣”

    这下诸葛乔反倒是有点好奇了

    “伯约知我名字”

    “师傅曾与我闲谈过,称伯松兄机敏旷达,颇有风范也。”

    这回答反倒是让诸葛乔意外了一下,没想到父亲竟是对自己评价竟这么高

    心底的想法略微收了收,诸葛乔嘴角的笑意又扩大了两分,道

    “家母至长安,家父置飨宴,命我来邀伯约前去。”

    姜维郑重道

    “敢不从也”

    飨即晚食,因此姜维到了师傅宅院时,太阳已然西垂。

    灯火在院子里被点亮,姜维甚至还看到一尊煌如火树的七枝灯,将院子和正厅照得宛若午时。

    看得出来师母的到来让师傅相当开心,这也连带着姜维心情也昂扬了起来。

    诸葛先生待他若亲子,授学业立远志,教为人之道,对姜维来说与父几同,因此对师傅的开心也感同身受。

    规规矩矩的进门拜见,姜维一眼便看到一个少女正对着在桌上摊开的书卷认真观看,一副娴静之色。

    “吾妹诸葛果。”诸葛乔简单介绍了一下。

    姜维心不在焉的点点头,对他来说在太学门口又站了一天岗,腹中早已饥饿难耐,而且被师傅责罚后也久不见师傅,并没有关注其他事务的心思。

    好在,诸葛家中对礼度并不严格,眼见马钧与姜维齐至,诸葛果便起身去了后院寻父母开宴。

    前厅仅余三个少年人,此时诸葛乔反倒是有点好奇了

    “伯约,父亲可与你说起过果果”

    “自是有。”姜维点点头也不矫态,小声道

    “早慧博识,若非乱世,当为童子郎。”

    童子郎之称诸葛乔自然也晓得,从前汉起便有制称孝廉试经者拜为郎,年幼才俊者拜童子郎,民间以神童相称。

    对这个评价诸葛乔除了觉得理所应当外,心中更是添了三分得色不愧吾妹也。

    不待三人闲谈更多,便听到诸葛亮快活的声音传来。

    由远及近再一转,姜维便见到师傅从厅后转了过来,旁边妇人听言语有三分秀气,看神态有六分温然,一动一静间才气自展。

    “想来这俊秀小郎君便是伯约了”

    姜维赶忙站起,恭恭敬敬施了一礼

    “师母。”

    黄月英也不见外,拉着姜维手左右看了看,笑道

    “毋须拘束,汝师以子视汝,来此便只当归家便是。”

    “好童儿,年不过黄口,离家数百里来长安求学,何其不易,若有难处,只需来寻你师傅师母便是。”

    姜维顿时心中一热,几欲流泪。

    马钧虽未加冠但也快了,于是黄月英只是转身与其亲切交代了几句,虽激动时口吃病会复发不能言,但这般态度也足够令马钧铭感了。

    简单说话过后便是吃饭。

    宴是小宴,但蔬果俱全。

    中间陶锅沸汤,肥羊嫩肉果蔬罐头韭黄等肉菜置于盘内环绕而放,最外围每个人面前还放着几碟蘸料。

    除此之外桌子空位上还放着几碟成品菜,香蒲煮排骨、烤里脊、油泼鱼片、芍药酱拌鸡肉等,也让人胃口大开。

    姜维马钧并不是第一次吃火锅了,但对两人来说绝对算得上记忆中最有滋有味的一次。

    相较而言,从江陵来的黄月英诸葛果诸葛乔三人对此就要陌生一点,但汉儿天生在吃上就有几分无师自通。

    只是看着姜维马钧作了示范,诸葛乔便有样学样用豉酱混酱油再加一小勺梅子醋,再加姜蒜末拌匀,作了个蘸料。

    用筷子挑起薄薄的肥羊片在沸汤中滚了三遭,夹到小碟中沾满蘸料送入口中,诸葛乔顿时便睁大双眼连连点头。

    诸葛果则是以姜蒜末打底加入焙烤过的芝麻和豆豉,淋一点酱油再加一勺蜂蜜,佐着吃起来也有滋有味。

    随着一轮残月在天空中缓缓爬升,诸葛氏小宅中的简宴也到了尾声。

    自有江陵偕同而来的佣仆将锅碗碟筷一起撤下,厅中也为之一清。

    孔明摸了摸肚子笑着起身,干脆就着旁边的暖炉烹茶,并在姜维的帮助下与一人分了一杯。

    坐在厅中看着院内已经添过一次灯油的七枝灯,几人抱着手中的茶水看着弯月,皆有分外满足之感。

    “伯约可知错也”

    孔明笑眯眯扭头问自己的好徒儿。

    “自是知了。”姜维低眉顺眼,不过换来的是马钧的无情拆台

    “师傅,伯约方才还说,既有新调配火药之法,如何不能功过相抵也。”

    “马德衡”姜维顿时睁大了眼睛。

    孔明脸上笑意顿时一敛,板着脸道

    “火药作坊,关于火种之禁,汝不是不知。”

    “此等弄险之举,虽有所得,然若一时不察引燃火药,使火药坊尽燃尽爆,累死工匠则何其冤也”

    姜维顿时悚然,不过还是小声辩解道

    “弟子有小心,那火药是带回工舍焙烤”

    孔明终于忍不住在姜维脑袋上敲了一下

    “吾爱惜汝才,乃是期冀汝能护国安邦,非为死于此处。”

    “且,为师一再说循其理,究其本,顺而推理以证行,方为治学之道。”

    “这调配火药既有弄险所得,伯约倒是说说,其威力愈烈原理为何”

    姜维顿时哑然,这个他还真不知道。

    于是孔明苦口婆心道

    “天下聪慧之人何其多也莫要以为缺了你姜伯约,这调配火药之法便无人能知。”

    “科学一途,当循理求索以穷举所得,而非行险事而沾沾自喜。”

    这下姜维才终于耷拉下了脑袋

    “弟子知错。”

    孔明点点头“既如此,那便”

    恰在此时,马钧抱着茶杯起身,不伦不类的拱了拱手道

    “师傅,弟子眼见伯约弄险而不阻止,知而不报,当同责罚也。”

    孔明脸上表情顿时软了几分,但还是道

    “伯约须在太学当值满此月,尔后当着文试论,那火药何以声威陡升。”

    姜维恭恭敬敬领了责罚,心中也即时便在思考那火药何以不同

    张神医既然能以禽兽试药,那这火药是不是也能用其他东西来代替试验毕竟看师傅这样子恐怕短期内不会让自己再进火药坊了。

    “至于德衡,有失察之责,那便”

    孔明琢磨了一下,目光扫过旁边的女儿便顿时有了主意

    “果果欲于长安外郭开辟十亩暖房,德衡既善工造,便作图辅之。”

    “此般暖房,皆为研究瓜果菜蔬之用,乃太学之属,等将来太学治事科学子选农学,以作治学之用。”

    马钧并无异议,拱手应下,随即对着诸葛果拱了拱手,引得少女也赶忙回了一礼。

    一旁的姜维转了转眼,很快在师傅的话语中察觉到了一个陌生名词,当即问道

    “师傅,太学中将分新科”

    孔明抱着茶杯坐在妻子身侧,笑眯眯道

    “我与庞士元鲁子敬已决意,改太学之制,试行三舍法、两科制。”

    “新制”黄月英闻言亦有点讶然。

    孔明点点头,随后看着几个少年人不解的目光,缓缓将这三舍法与两科制讲了一下。

    鉴于后世对三舍法说的相当笼统,孔明与鲁肃庞统最近一个月便尝试着将其规划的更详细了一些。

    其中入学统一为外舍,随后每季一次,仿科举之试以考卷量才,适格两次之后便可以晋至内舍。

    随后内舍也是同样,但须适格四次之后才可晋上舍,上舍学子若欲参科举,便可参与由玄德公亲自主持的“内试”,待遇也更为优渥,若不参加科举也可直接申请外放为掾吏。

    两科制则同样参考宋制又有改制。

    文赋、策论、韬法、辞令、番识等皆归为文典科。

    水利、算学、工学、农事、地理等皆归为治事科。

    学子需先择科,随后在科目下至少选择一主一副两项修习。

    而在两科太学内部,三舍的学生们还需要日常勤勉以修学分,学分能用以更快速的升舍,而学分如果挂欠可能还会有被勒令退学的惩罚。

    孔明娓娓道来,其他人专注聆听,黄月英偶尔出言详细询问,但多半时间都在连连点头,眼见也是对这新制很是满意。

    几个少年人晕头转向的听完,便看到孔明微微一笑

    “改制之后,汝四人皆需入学择科。”

    几人也并不意外,毕竟若无非如此,诸葛先生也不会跟他们说这么多,只不过几人反应各不相同。

    “至少选一主一副修习,那便是可以选一主两副乃至三副”这是马钧的疑问。

    孔明点点头道

    “自是可以,但须知,多选一门,则季试时便会难上数分,学舍晋升也会更难。”

    马钧了然,但心下还是打定了多修的主意。

    姜维则是换了个方向讨饶

    “师傅,马钧师弟的工学造诣我也钦佩得很,何不让我给马师弟帮忙,也好学上一学。”

    “而且那太学门房,实在无趣得很。”

    孔明想了想也点头应允了下来,于是姜维开心的朝着诸葛果拱了拱手

    “果果师妹,那接下来还请包涵,不吝赐教。”

    诸葛果浅浅摇头,声音清脆但异常清楚

    “我问过爹爹,伯约乃是建安七年生人,比我还小上一岁。”

    “故而应该唤我师姐。”

    姜维顿时呆愣,其他人大笑,尤其属马钧笑得愈发畅快。

    诸葛乔则是注意到了另一个问题

    “父亲,那领兵军略之术,当于何处学”

    孔明敲了敲脑袋恍然道

    “这倒是忘说了等今岁战毕,玄德公麾下几位将军将合作兵学,与太学互不统属。”

    “太学三舍之中,无论文事,等晋至内舍后,皆可转入兵学深造,兵学亦会擢良家子入学,以学征战之事。”

    诸葛乔亦点头认可,觉得如能这般也是最好,为将领兵者,如何能斗大的字不识一个

    只不过诸葛先生口中简单的“今岁战毕”四字也在提醒着众人如今战事未歇。

    姜维忍不住道

    “战事将起,我等心忧汉室存续,如何能安坐太学读书”

    孔明眼神锐利,回答不疾不徐但不容辩驳

    “玄德公领我等平乱世,乃是为让汝等治太和。”

    “须记,读书非独为己,亦是为兴复炎汉而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