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诈取上庸

方莫语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悟空小说网 www.wkxs.cc,最快更新汉末之贾政最新章节!

    听到周仓这个名字,贾政的第一感觉是兴奋,随后是强行抑制自己的兴奋,脑子里却迅速地盘算起来。周仓,他记得是关羽手下第一位的忠义之士,好像关羽失败后,他还自杀相殉,感人肺腑。不过,在跟随关羽之前,他好像是个山大王……再往前推去,好像是黄巾余党呐?

    贾政用余光瞟去,发现周仓裸露在外的微黑色肌肤上,居然有着不少不太起眼的伤痕,一双手上更是老茧横生……再一细看,这几十人的任侠,基本上都是差不多如此!

    现在汉末的乱世才刚刚开始,曹操眼下仍盘踞在陈留一带,和河北袁绍仍是好兄弟……贾政印象中,关羽是千里走单骑期间收服的周仓,那时曹操已打败袁绍,成为中原霸主……这得好几年后了!眼下的周仓,怕不正是当山大王的时候?

    这般想着,贾政心中多了几分提防,嘴上却问道:“敢问诸位兄弟,平日里却是做些什么营生?”

    周仓没有说话,那公孙珣倒是笑了起来,大声说道:“我等被人称作‘任侠’,自然是一个个都懒得去做什么好事,无非在江湖上快意恩仇,来往只图个痛快罢了!”

    贾政笑了笑,露出一口大白牙,说道:“公孙兄好生慷慨!”夸了这一口,却又看向了周仓,说道:“周兄,你这名字不仅好,还听着耳熟呢。记得十年前,那是光和七年吧……”

    贾政一边说着,一边看着周仓的脸色,发现他的一张黑脸变得有些暗沉,额头上有汗珠冒出。

    “当初黄巾起事,声势何其豪大。许多人物,一朝名扬天下,贾某隐约记得,地公将军张宝帐下有位得力大将,就叫周仓?”

    哐当!

    周仓手中本来端着一碗酒正待饮用,竟不自觉松手,摔落在地。

    紧接着,是长刀出鞘的声音。

    公孙珣反应很快,此时他手中握着的环首长刀正架在周仓脖子上,刀锋上泛着一层淡淡的光芒,仿佛下一瞬间就能断了周仓的大好头颅。

    “休得伤了周大哥!”几声低呼响起,伴随着是周仓所领的十多人同样长刀出鞘。

    周仓苦笑了一声,举手制止众人,说道:“好个贾公子,周某一介粗人的名声,竟也知道。”

    他的一双虎目炯炯有神,直直地看向贾政,说道:“贾公子此番名为钦差,实是诈周某而来?……周某可以伏法,我这些兄弟,若是血拼也须折损公子许多人手,可否放他们离开?”

    公孙珣嘿了一声,说道:“周兄,你当初确实做下一番大事,但也没到朝廷留意的地步吧……不然焉能逍遥至今,十年了啊!”

    “那么……贾公子,你……想……想怎地?”周仓脸上惶急之色稍去。

    “公孙兄,可否卖我这东主个面子,暂且收刀?”贾政没有回答,竟转而要求公孙珣收刀了。

    公孙珣有些疑惑,但还是收了刀,施施然抱胸,说道:“自无不可……不过周兄一会如果要公子的命,照顾不周可请恕罪。”

    周仓及其手下都松了一口气,院中剑拔弩张之势稍去。

    贾政淡淡地看了众人一眼,说道:“周兄,我方才说的是‘黄巾起事’,可并非‘黄巾为乱’啊。”

    他这是暗示并不敌视黄巾余孽了,然而周仓脸上迷惑之色更浓,不禁问道:“可……贾公子你是尚书之子,朝廷的天使啊?”

    “那又如何?黄巾事后,天下大乱……各地州牧治事,隐然成邦国;朝堂上权臣更迭,天子已成傀儡,敕令不出宫门……尚书之子值得几钱?这天……天使,又当得什么用?”

    这么说着,连公孙珣都多了许多兴趣,眼睛一下都不眨地看向贾政。

    “四百年前秦末,高皇帝平项羽,韩信、张苍起用于刑场;两百年前新莽为乱,光武简拔壮士于草莽,也不在少数。当今又复乱世,正是壮士用命的时候,抓你何用?”

    “那么,敢问贾公子此行为何?”公孙珣出声。

    贾政笑了笑,看向了周仓,说道:“诸地为乱,源头是死去不久的益州牧刘焉,公然不尊朝廷的则是刘焉之守户犬张鲁……我想夺上庸为根基,徐徐图之……所以求诸位出力。只不过,周兄昔年盛名在外,却不知是否真心偕我同行?”

    一番话说下来,周仓一时都听得有些出神了,见贾政问了过来,一时有些失神,怔了一怔,念头在脑中转了转,这才一拱手,说道:“公子有大志,又能识人,更能容人……不瞒公子,周某带这帮兄弟,原也没存了别样的心思,便想跟着公子挣些儿卖命钱罢了。如若公子不疑,自当为公子效力用命!”

    周仓说着,深深地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他的几个相随的兄弟见状,对视一番,也朝着贾政行了个大礼。

    公孙珣笑了笑,拱了拱手道:“珣等和这位周兄一样,本来也只是想凑个热闹,赚些刀口钱,既然公子有大志,自当全力相助!”

    贾政酝酿得这一番话出来,本来心内有些发虚,也拿不定是否便能王八气一发,四方来投……看了眼下这阵仗,倒是比设想的情况相差无几,连忙扶起了周仓,又朝着一干任侠转着拱了手,“这番行事,且先谢过列位弟兄!”

    周仓起了身,略加寻思,对着贾政说道:“公子可能借一步说话?”

    贾政自无不可,跟着他走了几步,便见他又一拱手,却是把他自己一行的事情说了出来。原来,黄巾起义失败后,许多残留分子都退缩到各处山林,像周仓这一帮人,就落草为寇,正如贾政熟知的历史上的路子一样,经历过起义失败,首脑被收杀,周仓等人也早不信黄巾的鬼话,只是在官方的榜单上挂了号,不得不亡命江湖,但还是一直期盼着能有朝一日遇到大赦,或者招安……

    周仓向贾政请求,容他回山一趟,把山里还有的兄弟一起带上。

    贾政摆了摆手,说道:“兵贵神速……上庸小城而已,我等先一股夺下,然后再谋其他。”

    他倒不是信不过周仓,这人历史上就是个直性子武将,可不以耍心眼子出名。贾政想的是,自己这支西贝钦差队伍,要的就是个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吓唬一下人,赌一把把县内主事的干掉夺权……要是停留得久了,谁还没点招式验证下钦差真假?再说了现在那个小朝廷也只能拿来吓吓人,真给人时间思考分析,谁会在意小朝廷呢?

    收拢住人心,贾政将这手下合计五十多人做了一番“集训”,总之稍稍像一个整体,便即启程往上庸城而去。距城约二十里处,贾政令众人统一换装,打点出一幅钦差大队的模样,这才继续浩荡进发。

    “慢!汝……汝等的验传……”

    贾政这一行人何其显眼,到城门处果然有个兵长出来盘查,只是他看见这队伍的排场,竟是喊话都喊得半点底气也无。

    公孙珣早得了嘱咐,驱马向前,一条鞭子耍得出神入化朝那兵长一顿乱抽:“验传验传,验汝高堂的传!朝廷天使来了,狗眼不认得乎!”

    这一顿鞭子抽得那兵长连连掩蔽后退,最后跪了下去,那城门处的小兵见状也都纷纷退让跪下,贾政一队人就这样浩浩荡荡冲入城去,直奔县令官署而去。

    这时正是午时,那上庸令王开此时正在宴请宾客,正是大快朵颐之时,忽然听到外间喧哗,心内有些不安,停下了手中筷子,喊来了城守卫队,这才稍觉心安,出门看去。

    才一出门,王开就看到一名幕僚慌慌张张地对自己拱手道:“主君,听说天使到了,直闯了城门……你看!”

    贾政的西贝钦差队可谓雷厉风行,又哪里给上庸令留下多少通传的时间?

    宛如一道黑风滚滚,贾政这一队身着玄色深衣,高举八尺汉节的“钦差”大队转瞬就疾驰到了眼前。

    如同贾仁所了解的一般,王开是个庸人,事出仓促,他的胆气已先泄了三成,甚至都不敢验看符节真假,连忙就跪伏在地。

    “天使在上,下臣不知上使远来,不曾迎迓,万请恕罪……”

    贾政心中暗道:“事儿定了!”他端坐车中,多少装个钦差(也就是天使)的体面,但这一路飞驰,在这古代没得避震又崎岖不平的道路上,可就颠得不轻。

    揉了揉屁股,贾政略略做了个深呼吸,从车里钻出来,一步步走到王开面前。

    “王开?说说你自己,说说你上任上庸令多久,做了些甚事?”

    王开心里慌张,提起袖子擦了下额头的汗,说道:“是,是,遵天使的命。下臣王开,字启年,上党人……初平元年到任,为官以来,任心为民,保境安民……”

    贾政咳嗽一声,打断了王开,说道:“王大人……启年啊,初平元年,那是董太师拥立今上的那一年?”

    王开听得贾政叫他的字,心内稍安,脸上赔笑道:“正是……啊不,今上即位是中平六年,次年改元初平,那是第二年了。”随后,他好像想起了什么,忙大声道:“董贼篡逆,迫害天子,下臣愤慨,若非保境安民,当初也是要……”

    贾政斜睥了他一眼,似笑非笑地道:“启年啊,家父尚书贾讳诩,当初可也是董太师的门下啊。”

    王开一阵慌乱,脸上豆大汗珠滚滚而下,连声说:“这……这……这,董太师……”

    贾政看他这样子,脸色一板,喝道:“王开,你可知罪!”

    王开本来便就半跪在地,这下竟然瘫倒了下去。

    贾政提脚,将他头上所戴进贤冠一脚踢飞,随后揪着他的一头乱发向前拖行,将这人推倒在大街上,朗声道:“天子蒙尘,你龟缩一方,不闻不问;赐你治理一方,你放任豪族横行,令不出城;米贼为乱,你视若无睹……王启年,你该当何罪?”

    王开彻底丧了气,呐呐低声道:“上使饶命……”

    贾政冷笑连连,缓缓拔出腰刀来,向他走去。这时,王开不知道哪里生出来的力气,竟然爬了起来,扭着胖胖的屁股小跑起来。

    “拿下此獠!”贾政反而停下脚步,手指着王开胖胖的背影喝令。

    有些儿出乎意料,除了跟随贾政的众家奴和任侠,城守卫队多人竟也往前跑去,一齐拿住了王开,把他押到了贾政面前。

    贾政心中大喜,这王开当真是无缝配合,实在是好得不能再好的庸人,竟能让他的卫队临场倒戈!如此一来,这上庸城中的人,还有谁会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