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长安(中)

方莫语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悟空小说网 www.wkxs.cc,最快更新汉末之贾政最新章节!

    从汉中出发,往长安的道路不止一条。

    盛名在外、广为人知的,一是陈仓道,二则是子午道。

    陈仓道有典故“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摆在那里,自是广为人知。

    刘邦当年麻痹项羽之后,再度北上三秦争霸,走的便是陈仓道。陈仓道之所以让项羽所封的三个关中诸侯麻痹大意,不在别的,正在于陈仓道到关中并非直线,而是向西兜了一个大圈子,路程基本上是直线距离的四倍左右,而若是和这年代所能走的最近道路相比,那也是三倍的长度左右,以常人的脑回路推测,根本不可能选择这条路行军……也就是因为这样,刘邦成功地打了那三个关中诸侯一个出其不意,后来进而重获关中,奠定四百年汉朝的根基。

    子午道的故事,却是在另一个时空里,这个年代的三十多年后才发生的……或者说,提出过,但终究未曾付诸实施。那位后世毁誉参半……或者说,在演义里几乎成了反贼和蠢货的魏大将军,提出过子午谷奇谋,希望诸葛丞相可以分他五千精兵,用十天的时间奇袭长安,夺取关中。这个计谋在后世的军事论坛许多人都讨论过,认为可行性甚高,只可惜千古智慧无双的诸葛丞相并未采纳。

    在漫长的年代里,从汉中通往关中主要形成了四条道路,除了上面提到的两条外,还有褒斜道、傥骆道两条道路,至于后世熟知的诸葛丞相六出祁山北伐的祁山道,其实是通往凉州天水郡的,并非直接前往关中的道路。

    此次贾政军所行的骆谷道,其实便是傥骆道,这条道路在后世,始见于《三国志》的记载,其实这时候已经有了,大致便是这最近几十年探清、修筑的道路,若从汉中郡治南郑出发,这反倒是往关中最短的道路,因为子午道还要向东绕行到西城郡才能北上。

    贾政选择这条路,倒是略略有些致敬魏延的“子午谷奇谋”的意味。了解到长安如今多头林立的局面,以及贾诩相召的消息,其后他一旦打定了北上的主意,便决定选择尽可能快的道路,而问清楚了贾穆所来也是走的这条路,贾政倒是隐隐有些高兴……无他,这厮既然走过了一回,倒是有不少可以盘问清楚的地方了。

    听到这条道路名字的时候,贾政心中也是隐隐一动。穿越以前他也是个热爱旅游的,有一回坐过这汉中飞往西安的飞机,飞行过程中无聊的时候,也听了段飞机上的旅行广播,说是这航线是沿着有两千多年的古道路线飞行的,大约就叫什么骆道,如今看来,应该就是这条傥骆道了。

    这条傥骆道既然得了个距离最短,相应的旅程中的险阻就不少,一路上跋山涉水,翻越了不知道多少个山岭,涉过了十多条河谷,这才最终出了骆谷。一路行来,贾政也在暗自庆幸此次北上,并没有大张旗鼓,带着庞大的兵力一股北上……倘若是庞大的军队,要从这般险阻的道路北上,不知要耗费多少时间、消耗多少军粮了。也亏得是挑选了精壮的军士,这一路上来,才没发生什么意外。

    只不过,才一出骆谷,便又有着一些意外情况出现……

    傥骆道的尽头,是扶风郡武功县的属地,此地其实曾独立置县,名为盩厔县,

    不过也许是人口太少,或者是地方过于狭小的缘故,在世祖光武皇帝刘秀重建汉朝以后,便又废掉并入武功县中。不过,经过接近一百七十年的岁月变迁,此地的人口又滋长起来,若非遇着这乱世,大约这二三十年间,又该再度独立建县了。

    所谓意外情况,便是一队打着“李”字旗号、穿着官兵服色的兵士,此时正手持各式戈矛刀剑,在这处小小乡镇上来回纵马,四下里呵斥着住在此地的黎民,让彼等献纳粮食、财赋,甚而不时看到略有姿色的民妇,便不讲情由一股脑夺过,或者带往他处,或者一些按捺不住的,当场便撕裂了人家的衣衫,就在那民妇的亲属眼下欺侮起那女子来。

    见着有陌生的兵士从傥骆道出来,那一队兵士有些意外,但也没停了向一干黎民的劫掠之举,只是分出了十多人,集结起来,迎向了这群刚刚跋山涉水而来的兵士。

    “你等是哪里来的部卒?主将是谁人?”

    带兵赶在前头的,却是孟达。和法正一同投军之初,相比较于法正的受重视,这个有着一身悍勇力气的青年大有感到被忽视的感觉。

    不过时日迁延,孟达也立了点功劳,渐渐感到那黑脸青年看过来的眼神中,也略略多了些欣赏之意。如今,被点来带这抽选出的三千龙虎豹营,他反倒是感到有点儿受宠若惊了。

    看了看远处村落里的鸡飞狗跳,再看看眼前这几人的衣冠不整,加之此前就是从关中向南逃避难的,孟达哪里还不明白眼前的这几个人,是些什么货色?

    下意识地,孟达就想一挥手,下令龙营的骑兵整军来个齐冲,这群**也就是一冲而溃的命运,根本不用考虑他们抵挡的可能性。只不过,他脑子里念头转了一转,终究是忍住了。

    此地已然出了汉中,那位黑脸主君前来关中,是应了他爹的召唤,打着向朝廷汇报定乱情况、进献贡品的情况,此时横生枝节,似乎终究是不妥的?

    想到了这一点,孟达咬了咬牙,也根本不想去搭理那几个拦在前头的**,只是抬手招过来一人,轻声嘱咐几句,便让他速速前往后方中军处,去向主公禀报。

    出乎孟达的意料,接受命令去报信的兵士还没跑出去多远,倒是传令的人先来了。

    “孟千户听令:府君大人问你,乱民之贼在前,为何还不速速出击?”

    作出一幅恭谨听令姿态的孟达猛地一打激灵,忙大声应道:“是!孟达这就出击,请兄弟回报府君大人,看我须臾之间,破溃这群……乱贼!”

    话音一落,这位千户大人便即起身,身上本来披有轻便的衣甲,这时也懒得再多加披挂,大声一招呼,当下便聚了得有三百人起来,一齐上马,大声叫喊着向前冲杀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