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李宽的一天日常

叫我等待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悟空小说网 www.wkxs.cc,最快更新拯救大唐皇室最新章节!

    坐在马车上,李宽心道:第三步已经开始实施,杜如晦是第一个,下面一个个登门拜访施针医治即可。

    每一步都在实施中,因为每一个过程都是可持续的,不是一步到位...也意味着存在不确定性。

    只要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三组重拳下去,成效还是有的,至少让内部环境暂且安定下来。

    后世有人言:攘内必先安内!

    当初此人提出这一句话,不说也罢。

    在大唐当下,这一句话还是可以适用...但也不能照搬,需要走出独属于大唐的一条道路!

    走出独属于大唐的道路,那就必须改革!

    每一个新朝都需要改革,大唐才建国十三年,全国统一也才两年时间,改革正符合契机!

    改革的话,这是拯救大唐皇室的后续步骤,需要慢慢的来,不能着急。走一步看三步,稳扎稳打!

    拯救大唐有很多步,眼下李宽已经开始实施第三步。

    虽每一步都不是一步到位,但每一步都很关键,必不可少...

    对于拯救第三步,也就是医治朝堂的文臣武将。

    文臣都在朝堂上,至于大部分的武将,李宽所熟悉的名将,都悉数上阵,征战东突厥去了。

    渭水会盟三年后,唐朝在一系列政治、经济措施加持下,国力急速拉升。

    贞观三年(629年)十一月,李世民趁北方草原陷入天灾泥潭不能自拔之机,联合不甘于臣服的薛延陀、回纥、拔也古、同罗等诸部,发动了推翻草原霸主的绝对反击战。

    十万唐军分兵六路,李靖、李勣(徐世勣)、尉迟敬德、李道宗、柴绍、薛万彻、秦叔宝、程知节(程咬金)、苏定方、张公瑾,悉数上阵。

    从唐军堪称奢华的配置上看,除陈国公侯君集留守长安外,唐朝名将几乎倾巢而出。压上了全部筹码的李世民,同时也赌上了唐朝的国运。

    李宽知道的是——这一场战争在今年三月份就会彻底结束。

    三月,颉利往依苏尼失,被俘,突厥亡,漠南之地遂空。四夷君长请上太宗尊号为天可汗。

    三月,也快了。

    现当下,李宽只需要做好自己就行。

    再者,古语言:民以食为天下!

    另有一个词语:衣食住行!

    结合两者,食最为重要!

    吃饱了,才能不被饿死,也就需要大力的发展农业、畜牧业等等。

    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还不是被食困扰,更何况千年前的大唐。

    而这也或许是外挂老爷爷教导他农业的关键。

    教导他的是广泛农业,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衣一说...当然每一个时代都有阶层之说。除却大唐皇室之外,最高阶层的自然是士族。

    除却士族之外,其余都不足为虑——这是对士族而论。

    士族的言论:士族、皇室、百姓三者论。

    百姓依附在士族,士族当官帮助皇室治理天下,这就是天下士族的想法。

    可这一套对于皇室而言,不能这样。

    百姓不能一直依附在士族,只有真正的解救百姓,让百姓吃好穿暖才是真正的大唐盛世。这一点李世民知道,但他无法去做。

    士族太大了。

    大唐也才建国十数年,天下不稳,不敢轻易得罪士族...毕竟大唐的天下也借助了士族的力量谋取。

    这是对于大唐皇帝而言。

    对李宽而言,这一层关系不在,但他还是要注意士族的影响力...这才没有将大杀器寄出来。

    不管是曲辕犁还是马蹄铁,这三样东西对士族影响不大。

    士族的根本是土地、人口、垄断。

    李宽提出来的三个新部门,国土资源部对士族影响很大...但这一个部门又不得不提出,毕竟李宽今后很多改革都需要严控矿产资源。

    之所以提出这一部门,也是为了试探士族的承受力。

    在李宽提议三个新部门之后,尽管他不关注,但也一直让万管事多多关注。

    李宽的时间安排的满满当当——

    上午,李宽前往工部,督导工部的人制作曲辕犁,也让工部的人最大限度的招人,不一定限于官员,大唐民间很多工匠。

    下午,李宽前往皇庄,亲自勘测地形,准备设计最有利的灌溉水渠。

    大唐现如今缺少后世的种子,譬如花生、土豆、玉米、辣椒等...在大唐发展农业的话,只能合理的挖掘水渠,蓄水灌田,亦或者是改良农具。

    待勘测地形之后,让工部、民间工匠赶制水车,现年间只有大力的发展水车...水车的发展,必须改革,不能是原来的人力为主,应该利用水力、蓄力驱动。

    对于水车,外挂正好教导李宽如何改良。

    晚上的话,李宽则登门拜访朝堂的文臣,距离楚王府就近原则开始实施。

    对于李宽登门拜访,施针救人。这一点杜如晦那日醒来之后就感觉不到病魔的折腾,浑身上下很有劲。

    次日早朝杜如晦特意感谢了陛下,也拿到了朝堂上说了一下。

    如此,在李宽登门拜访的同时,朝堂大臣很是欢迎。

    诸如房玄龄、魏征、长孙无忌...等等。

    每一次登门拜访,都为施针治病而来,都说这是陛下让他亲自登门治病,而非是他想来。

    当然,每一次登门拜访,李宽都会与朝堂大臣聊聊当朝局势,特别是对于窥探大唐疆土的敌国。

    每医治一个名臣前,李宽会与他们讲一讲“华夏民族”“民族融合”“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祖国主权不可侵犯”“华夏名族”这等言论。

    不出意外的是,次日这些大臣都会面见陛下,与陛下和盘脱出昨日楚王登门拜访与他们所谈及的言论。

    这一些李宽也跟李世民说了,就是李宽单方面下聘礼那一天。

    李宽每一天都几乎如此。

    上午、下午、晚上,将时间安排的很好。

    早朝也不上,时间太早了,也忙不过来。

    时间随安排得到,但李宽主要的精力放在农业上面,说到底还是先要解决饭食的问题,后续才是穿衣、住房问题。

    对外开辟疆土,暂且不急。

    据他所知,这一次平定东突厥之后,大唐歇了好几年,虽然中间多次用兵,但不足为据。现如今大唐武将还处于巅峰时期。

    李宽知道大唐败仗的是李世民亲征高句丽;另外薛仁贵兵败大非川。

    随着李宽的到来,大唐正史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些自然不会兵败!?

    ......

    PS:求推荐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