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徐达的忧虑

日月行空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悟空小说网 www.wkxs.cc,最快更新大明:老朱跪求我贪污!最新章节!

    “二虎,都怪你,让咱都忘记土豆这宝贝啦!”

    朱元璋瞥了一眼二虎。

    二虎登时懵逼。

    什么和什么啊,这锅他有啥关系?

    土豆又是什么东西?

    汉中府不是没有粮食了吗??

    其实吧。

    二虎的情报不算错,汉中府内的确已经没有大明定义中的粮食。

    豆类、大小麦,都已经清空库存。

    仓库里有土豆。

    但是锦衣卫不知道,这东西竟然能定义成粮食,所以二虎得到的情报,是没有计算土豆的。

    朱元璋信赖锦衣卫。

    年纪又有些大。

    加上最近事情缠身,竟然没有想到土豆。

    只有徐达在最后想起来。

    他们曾经在康王府里吃过,那号称亩产量3500斤的特殊主粮。

    而且当时朱成的确说过,要将土豆立刻运送回汉中,准备三晋之地的大旱。

    现在见到土豆,自然也是合情合理。

    “兵大人,这东西……怎么吃啊?”

    一名流民拿过一枚土豆,愣愣的看着粮官,其余人也都一脸不解的看着土豆。

    ——没见过的东西。

    “直接吃,和馒头一样。”

    粮官回答。

    “哦……”

    那名流民在答应之后,明显有些迟疑,毕竟之前都未见过土豆。

    看起来像是土块。

    能吃吗?

    但是对于流民而言,也没有什么选择,强体力劳作饿一天,不吃也得吃。

    然后……

    就在这名流民咬下一口土豆之后,眼睛都变得明亮起来。

    “好吃!!”

    “这东西好吃啊!!”

    “此物叫土豆。”

    朱元璋从后走过来,在粮车上拿下一个土豆,也浅浅的品尝起来。

    粮官疑惑的看了一眼朱元璋。

    但本身这些粮食,就是发放的嘛,而且数量众多,也就没有在意。

    “土豆好吃啊!!”

    随着第一名流民的惊呼,众人开始翘首以盼,一个个领到土豆后,大吃特吃起来。

    “味道真不赖。”

    “口感绵软,比馒头强!!”

    “还有一种淡淡的香味!”

    “哎呀,汉中府竟有如此神物!”

    “感谢康王救命之恩!”

    “康王一定是上天派下来拯救咱们的神明,天佑大明啊!!”

    “……”

    一众流民感激涕零。

    绝望之后的生机,显得是那么的令人感动。

    尤其这次土豆的发放。

    所有流民,三个土豆起步。

    都是大个土豆。

    除了饭量过大的人,基本上都吃不下,竟然能在饥荒年代,吃上一顿撑饭。

    ——夫复何求。

    至此。

    汉中无粮的‘谣言’也是告一段落。

    虽然不知道汉中到底有多少粮,但从朱成这种粮食发放态度上来看。

    底气绝对十足。

    当天下午。

    流民们的工作热情重新被燃起,而且还是超量燃起,铺路造船的进度都大大提升。

    当然。

    造船的速度也并不算快,毕竟指导造船的苏玉,对于图纸的理解非常片面。

    得精雕细琢,仔细考量。

    ……

    当日,康王府。

    “哎呀呀。”

    朱元璋三人和朱成坐在后院,只见前者喜笑颜开,尤其是老朱,脸上的皱纹都能簇成一朵菊花。

    “康王殿下真是厉害,提前布局三晋之地的旱灾,高瞻远瞩,实在令我等佩服!”

    朱元璋说道。

    这句话。

    并非出自‘老赵’的身份,就算是朱元璋本人,对于朱成的所作所为,也只有钦佩二字。

    观天象。

    知三晋之地的旱灾,提前种植土豆——广屯粮草,让流民待在汉中,减少大明其余地域压力。

    还顺势造船。

    嗯……

    当然。

    造船这件事,哪怕是现在,朱元璋想起来都觉得有些离谱。

    汉中造船,运到凉州……

    还是等待结果看看吧。

    不过就算造船的事情,最后出现差池,但赈灾方面,朱元璋已经完全信任朱成。

    三晋之地的旱灾。

    将不会波及大明其余地域,就连灾民,多数也不会被旱灾夺走生命。

    这在朱元璋看来。

    属实是奇迹。

    “还行。”

    朱成耸了耸肩。

    “你夸我也就一般般,要是父皇当着群臣夸赞咱一番,那倒是甚有荣焉。”

    朱元璋三人对视一眼。

    爽朗一笑。

    “只是不知康王殿下,到底种植出多少土豆,匆忙之下,怕是没有多少数量吧?”

    朱元璋虽然已经对朱成百分百信任,但还是想知道具体数据。

    “喏。”

    朱成伸出1根手指。

    “1万石?”

    朱元璋猜测道,可刚说完,便是猛地摇了摇头,否定这一猜测。

    “不对不对,1万石对于40万灾民而言,恐怕并不足够,康王殿下也不会这么大方的发放赈灾粮。”

    1石120斤。

    1万石,就是斤,1200吨,数量虽然不少,但是40万灾民还是不够分。

    “难不成……10万石?”

    朱元璋略显震撼。

    吨的粮食,平均40万灾民,也就是每人0.03吨,60斤粮食。

    嗯……

    赈灾充足,强体力徭役也能支撑。

    可是结合朱成现在发放赈灾粮的奢侈程度,人均60斤土豆,恐怕还真不够。

    “是100万石。”

    朱成没有让朱元璋继续猜测,而是咧嘴一笑,说出一个数字。

    “嘶——”

    当听到这一数字后,饶是已经有所心理准备,但是朱元璋三人还是倒吸一口冷气。

    天啊。

    100万石,这特么什么概念,要知道从朱成预言三晋之地旱灾截止到现在。

    也不过才堪堪接近2个多月。

    那土豆。

    竟然已经收获足足100万石,还仅仅是在汉中进行种植,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不过……

    在想到土豆的亩产量时,朱元璋三人也就释然了。

    特么土豆亩产3500斤。

    “唉,还是有些低啊。”

    朱成摇了摇头,神情之间颇有些无奈。

    “得了吧,这还不够高?”

    朱元璋三人觉得朱成是在卖派,但当仔细观察朱成的表情之后。

    三人竟然发现,朱成并非自鸣得意。

    而是真觉得有些低!?

    “还是耕种时间的问题,这种土豆虽然是早熟品种,但最好也得种植到70天,而这批土豆,由于着急需求,成熟时间少了10多天。”

    朱成摇了摇头。

    “如果让土豆彻底成熟,那么得到的粮食量,将会再上一个台阶。”

    朱元璋三人对视一眼。

    这……

    还再上一个台阶,未免也太疯狂了吧,感觉如果土豆大规模推广。

    那么只需要一少部分人耕种。

    就能满足大明所有人的饮食需求?

    的确如此。

    如果土豆、玉米、红薯推广起来,那么从事耕种行业的人就可以相对减少。

    从而解放劳动力。

    当然。

    效果还是有限,毕竟土豆、红薯、玉米不能完全替代主粮。

    有稻米。

    还是稻米好,除非研究出杂交水稻,那大明的劳动力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得到解放。

    “有康王在,这次的旱灾,根本就不值一提!”

    朱元璋得意满满!

    朱成是他朱家的儿子,朱元璋心中的得意,一点也不少。

    可是……

    在朱元璋说完这句话后,徐达却是微微摇了摇头,眼中流露出一丝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