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3章 拜别

琳琅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悟空小说网 www.wkxs.cc,最快更新属下每天都想要翻案最新章节!

    陪着裴衡在康平县转悠了一整天,二人到了傍晚才返回县衙。

    裴衡今日吃了不少康平县城的吃食,是以并未在县衙用饭。

    谢妤送回了裴衡,自个儿又转头出了县衙,买了方澄泥砚包好去找傅大人。

    傅大人正在书房写字,听见声响抬头见来人是谢妤,便放了笔笑道:“虞哥儿来了。”

    谢妤应了声,却立在原地没上前。路上她原本想的清明,可一见到傅大人,话到嘴头又有些踟蹰。

    她心里自记着一笔账,晓得傅大人平日待她不薄,她待傅大人也亲近。她明白傅大人对自个儿也器重,往日当值不说,平素里对她也是多加照拂。这些年她能不荒废读书识字,也是和傅大人的帮助莫不可分。

    自打她养父前几年去世后,实则傅大人夫妇也曾有意认她做义子,谢妤晓得自个儿的身份,生怕哪日东窗事发赔了傅大人的仕途。傅大人是个好官,在康平县当了二十年知县,如今难得能更进一步升迁太原府,自然也会提携她一同前往。

    可如今裴大人才来,她便要提出随裴大人一同前往岭南,难免让人觉得有攀附之嫌。

    那厢傅大人见谢妤没了动静,便从桌后走出问:“可是最近太累身子不爽利?”

    谢妤摇了摇头,从身后拿出那方包好的澄泥砚递给傅大人。

    傅大人接过拆开一看,当即又塞回谢妤手上,沉色道:“拿回去退了。”

    澄泥砚产自新绛县,以汾河下游的澄泥为基料,烧出来的砚台发墨快还不伤笔毫,加之它造型皆别致秀丽,自来都是作为贡砚呈上。傅大人的那方砚跟着他用了近十多年,一直想换,却又不甚舍得。

    谢妤想,傅大人将去太原府城,总不好在这些物件上叫旁的同僚笑话。

    傅大人自了解谢妤的为人,知道她断不会做出什么私相授受的事儿来,因而这方砚定是谢妤积攒的月俸。

    “大人,买都买了,哪有退的道理。”

    她不顾傅大人阻拦,当即就替傅大人研起墨来,“这砚台耐用,据说用这砚台,墨汁不易干,算来总是合算的。”

    两方砚并排摆在桌上,有了衬托,到底显得那方澄泥砚不一般。

    傅大人晓得这是谢妤的心意,他自己不心动更是假的。

    谢妤见他面色舒缓,便跟着道:“大人给我写幅字吧。”

    瞧了眼谢妤,又瞧了眼砚台,傅大人终是松了口,沾墨提笔问:“写什么?”

    “一片冰心在玉壶。”

    傅大人应了个好,笔尖还未落墨,他骤然歪头看向谢妤问:“你不随本官去太原么?”

    这诗眼极好,却出自一首送别诗。

    谢妤不知如何开口,只道:“大人清正廉洁,冰心一片,这些年属下能在康平县落户生根,也皆因大人的照拂,若是可以,属下自然愿追随大人前往太原府。”

    傅大人有些搞不懂,“那你这又是何意?”

    “今日我与裴大人出去,得知他即将前往岭南,所以我想跟裴大人去岭南一趟。”

    裴衡要去岭南的事傅大人也晓得,这是早定好的行程。

    他知道谢妤并非趋炎附势的人,转念又想起曾依稀听得她本家行商,父母当年就是前往岭南时与他失散,是以他了然问道:“可是打听到了你父母的消息?”

    谢妤没想到傅大人还记得自己先头撒过的谎,她摇了摇头,老实道:“没有。”

    傅大人叹了口气,“也好,裴大人到底是朝廷派下的钦差,岭南那些官员总是要给几分薄面,你跟着裴大人一同去,必然比自己大海捞针强得多。”

    言毕他又问道:“裴大人那边怎么说?”

    “下午我探过裴大人的口风,听着他的意思是只要您愿意,他就愿意带属下一程。”

    傅大人这才放下心来,连连道:“那就好,裴衡不是池中物,他有心提携你,比跟着我好出头。”

    “裴大人从岭南离开会直接走水路回京,并未有带我回京的打算。此番我去岭南,只想寻亲,若是了无音讯,也自此绝了这心思。”谢妤连忙给傅大人解释道。

    傅大人却执笔敲了下谢妤的脑袋,低骂了一句,“愚蠢!”

    这是傅大人头一回说粗话,他有些恨铁不成钢,“本官为官二十年,到今日才堪堪能离康平县,你可知为什么?那就是本官太迂腐,你如今能有如此大的造化,竟想的是再回太原府,不是愚蠢是什么?”

    谢妤被傅大人骂的有些发懵,她真诚道:“我能有今日,皆因大人照拂,我又如何能忘恩负义。再说了,裴大人压根儿没说要带我回京。”

    傅大人又想拿笔敲她脑袋。

    他打心眼将谢妤当做自家孩子看待,自然知道这孩子并非忘恩负义之辈。

    因而他苦口婆心道:“这是个好机缘,裴大人年纪轻,今后官途无可限量,你若做了裴大人的亲信,连带着本官说不定也能借个光。”

    谢妤没想到傅大人会如此说,却听傅大人长长的噫吁叹息了一声,“你总说本官是个好官,可好官应该是什么样呢?”

    谢妤不假思索,“哀民生之多艰,就像大人您一样。”

    傅大人苦笑,“民生民生,万民之生存,这不是康平县县令一个人能做得了的事儿。”

    谢妤默然。

    傅大人说的没错,纵是傅大人再爱民如子,若他不升迁,一辈子也只能是守着一个小小康平县百姓。

    她张了张口,见傅大人终是落了笔,写下了那句“一片冰心在玉壶”,他将字郑重地交给谢妤同她道:“本官送你此字,不在送别,意在玉壶冰心。”

    谢妤一时不知傅大人这话说给她还是自己听,她接过傅大人的字,看着他这些年因操劳公务而花白的两鬓,郑重地回了句,“玉壶冰心。”

    -

    没过两日,果然朝廷下发的调令便到。

    县衙早已做了准备迎接,但傅大人接到调令时还是激动到了老泪纵横。

    他捧着调令紧紧地护在心口,如同一个孩童般生怕心爱之物丢失的模样。

    还是谢妤反应及时,她起身不动声色地将一个荷包送入对方袖口,把人请入了别厅休息,这才又去照看还云里雾里的傅大人。

    太原知府的官职谢妤不是没想过,可每次想到傅大人在山西官场的人脉,就不敢再往下肖想,没曾想太原知府的官职当真落到了傅大人的头上。

    傅大人揉了揉眼睛,把调令上的太原知府四个字看了又看,生怕是自个儿花了眼。傅夫人原本也激动的情难自己,可瞧见傅大人的举动,也忍不住捂嘴轻笑。

    升迁是傅大人的夙愿,如今成真了倒显得有些不真实。

    毕竟傅大人在山西官场,实在没有能力压旁人的胜算。他是九品芝麻小官,若非有人举荐,陛下怕是都不知道康平县令叫作傅林。

    谢妤想了想,觉得能举荐傅大人的只有裴衡。

    县衙再没钱,但该走的规矩不能少。傅夫人典当了两支陪嫁的金钗,拿出一些让谢妤前去酒楼订上一桌好菜好让傅大人作陪裴衡等人,余下的等到了太原府留作他用。

    傅大人在康平县渐次明白的为官之道,傅夫人也跟着懂了。

    这些钱她要留到太原府备用,与太原府其他官员家的女眷搞好关系。

    谢妤拿了钱刚要走,又听傅夫人在后面唤她虞哥儿。

    傅夫人屏退了旁人,她招手示意谢妤过去,从袖中摸出一个新绣的荷包放在他手心。

    荷包里装的鼓鼓囊囊,谢妤经手接过便晓得里面塞的是银子。

    她俯身问,“夫人可还有旁的事交待?”

    傅夫人却道:“这是给你的。”

    谢妤赶忙要还,傅夫人又给她推了回去,“你要去岭南的事儿,我听老爷说了。这荷包虽沉,不过都是些碎银,你路上好差使。”

    傅大人虽为官多年,可到底根基不稳,如今又从太原这么多官员中提拔做了知府,想要轻易在太原官场立足估计也没那么容易。

    傅夫人见她还要拒绝,难得强势地将荷包端直塞进了她怀中,竖眉佯作动怒道:“你们大人升迁是喜事,你非得叫我不高兴么?”

    谢妤晓得这钱她今日必须得接下,回忆这些年傅大人夫妇对她的照拂,她不觉鼻头有些酸。

    想起前两日傅大人同她说的话,她甚至有些后悔提出要和裴衡前去岭南的事儿。

    可回想起十年未见的兄长,她垂了眼将荷包收下,恭恭敬敬地同傅夫人行了一礼。

    傅大人的任命书已到,裴衡也不会在康平县多做停留,翌日一早他便要启程前往岭南。随行的人马虽不多,但多一个谢妤绰绰有余。

    走的时候林修也来送谢妤,“你小子就是命好,先头得咱们大人偏袒,现在又有了钦差做靠山,可算是熬出头了。”

    他这话说的酸溜溜,可眼圈又有些微微泛红,俩人做了十年邻居,又在县衙一同当差,林修早将谢妤当自家兄弟看待。

    “我给大人提议将你带去太原府,大人同意了,就不知你娘愿意否,没得到时候戳我脊梁骨骂我不是个东西,叫你们母子骨肉分离。”

    “好不容易你走了,这去太原府的好差事落在我脑袋上,我娘怕是躲在被窝里都能笑出声,我还巴不得你别回来了。”

    谢妤有些难受,还笑着在林修心口锤了一拳,“等我回太原府,你好日子又得到头。”

    林修切了声没搭腔,直看着谢妤的身影渐次远了,才大声喊道:“我在太原府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