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造访郑禹

小心点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悟空小说网 www.wkxs.cc,最快更新破虏讨逆战三国最新章节!

    上易跟随千禁专出孔府,左拐右拐来到城北靠近市场饷酬兜仇陋的铁匠铺。

    那铁匠铺不过是寻常店铺大连着后头的住宅区,颇有些后世“前店后居”的格局。然而目力所见即是熏黑一片,三个精赤着上身的强壮汉子手持铁锤分散在铁铺的三个方位。各自在身前务台上的用力锻打。

    铁匠铺靠里面有一间稍显整洁的小厅,里头的武器架上陈列着十多支闪着冷光的长兵器。三五个坊间贫民在那里东看看,西摸摸。铁匠们倒也不甚搭理。戟、矛、槊、铩、铤,各式长兵一字排开,锃亮的刀剑悬挂于旁;铁甲皮甲挂在墙前的支架上。还有几只铁锤静静地放在地上。

    铁匠铺热气烘人,火星四溅。无论是工匠还是客人都被热气蒸得满面潮红。

    当先站着一个鬓角白却精神量称的老铁匠。王易估摸着他便是郑禹了。王易见他个头不高,一身的肌肉凸结紧凑,随着呼吸一起一伏,即知他必是个有些本事的工匠。

    于禁走上去和郑禹搭起讪来,两人谈得十分活络。

    王易随同于禁走出来时一直在观察于禁,他现于禁是个颇有分寸的人。于禁走在街道上的时候,并不像寻常商人那样和新认识的朋友侃天侃地,而是默然无语。步履沉稳。

    于禁因为被济南太守坑了一笔损失惨重,现在是量入为出,生意也做得小心翼翼。王易出来的时候现于禁随身只雇佣了十名身材健硕的剑客,再算上他家里原有的十名侍人外。于禁随身不过二十人。在局势愈混乱的今天,于禁这样实力规模的商人太稀松平常了。

    小心谨慎的于禁让王易不断回忆其在历史上的作为。于禁先为关羽所擒,后为东吴所俘,他随曹操征战三十年,立下汗马功劳,到头来却沦为世间俗人的笑柄。王易看看了于禁谈论生意时意气风的样子,不禁轻叹了一口气。

    于禁似乎和郑禹在兵器的价格上生了争执。于禁一手晃着手巾,一手倚着一支店里的长戟,皱着眉说:“老郑,你这铺子生意如此惨淡,都是因为胡乱抬高价格,长此以往,大家都不会来了。”。是啊是啊,你手艺是不错,可价钱却贵得要命!”围在兵器架前惊羡不已的贫民们搭腔道。

    “糜家的铁器就是物廉价美。老郑,你得看看人家怎么做。”有人说完这话。本想出言解释的郑禹立即沉默下来。

    但好像是想到什么,为争一口气的郑禹蓦地呼吸急促起来。他一把夺过于禁手中那支长戟,食指迅疾地扣在那长戟的小枝的末端上,竟出一阵久久挥散不去的清泓交鸣。

    “这不是说这戟脆郑禹右手一提长戟。左手按在戟柄上。霎然他收腰沉住下盘,猛地转身挥戟而出。挂在木架上的一副犀皮甲的胸面甲被啄得四分五裂。郑禹右手又一抬,戟刃迅疾无比地割开幕缨,将那面皮甲斩成两半。

    在王易看来,郑禹的力量极大。以至他能够单手就如此轻松地挥动长戟并完成啄、割、斩三个动作。

    郑禹把长戟丢给于禁,于禁目瞪口呆地接过长戟。

    铁匠铺内鸦雀无声,直至郑禹敲击铁范的声音继续响起”显然,大家都被郑禹的身手和长戟的锋利深深震惊了。

    戟是一种戈、矛合体而成的长兵器,极富中国特色。其在橙前安置直刃。侧生横枝。虽然戟的杀伤力较戈和矛都要大,然而其主要用以对付无甲或轻甲的士兵。晋以后。钢铁甲胄极为盛行,防护力大大增强。而长戟的小枝无论是钩还是啄都无法破坏铁铠,戟只能用其主刃刺击。这样一来小枝反而成了累赘。所以唐代之时,戟逐渐从战场上淘汰了。在汉末三国,戟在战场上是不可或缺的利器。而这个时代的人也喜爱随身携带各式长短戟作为护身兵器。

    王易思及刚才那长戟迅疾的一啄。竟将厚重的犀皮甲啄穿了。如果是童子军的藤铠甲,恐怕在这一击之下也吃不消。王易现日后他面对的不单是武器的问题,防具的配置需要被重新考虑。

    将长兵器换成刃部笔直。并且十分厚重的长矛。或者是刀身长且厚的唐式陌刀,那看起琅是正确的选择,而在此之前。将要奔赴野战战场的士兵们应该抛弃藤铠或是皮甲这种轻型护甲,而至少应换上诸葛亮任蜀相时期的那种百炼折钢甲或是笛袖铠。王易在一眨眼间的打算就已经越现在数个世纪,他甚至想直接越过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两当铠和明光铠,直接去复制宋朝的雁翎甲和瘾子甲。

    王易平息跳跃的思维。他意识到要想大量装备新式先进兵器和铠甲,必须要保证钢铁产量及其质量。

    目光移至郑禹身前夯台上的铁范时,王易猛然一震。再将目光移至铁范旁边的石皿时。王易有些恍然出神。他走上前,竟是打破了僵局:“老师傅,你这里的钢料都来自什么地方?”

    那郑禹听到一个半大小伙向他提问内行的问题,不免惊异地抬起头来打量对方。他见王易态度恭谦,就很乐意解释:“在我家后院。”

    “可否让我观摩一番?。

    “随你的便,就是别乱碰乱拿。”郑莉以二怎大于禁和销铺里的几个客人就很奇异了,“如道王易那么在意那些钢料作甚。

    王易飞跑进去,不一会儿便听见了皮囊鼓风的声音,然后他看到一座个头矮模样又十分丑陋的小炉。他原以为会有人在炼铁炉外面操作鼓风,但他旋而现在推动器械鼓风的只是两匹驾马罢了。王易惊异地看到鼓风管的末端对着的是烧得通红的半熔融状态的铁,而有两名十来岁的学徒操动着石杵在里面搅拌。

    俄而。两个学徒抬起鼓风管下面一座用以盛放铁浆的石皿,大叫着“成了成了。往外面铁铺子跑。王易伸头看见那石皿里盛满了烧红的铁浆。

    王易注视着那两个学徒,看他们将新出的铁倒入师傅身旁的石皿里。他轻叹一声道:。看来这里已经诞生了炒铁之法啊

    其实不然,在后世河南省南阳市、江苏省铜山县、山东省苍山县都先后出土了东汉时期的炒铁制品。而这种技术经专家考证,据说早在西汉中晚期就出现了。

    以生铁为原料。经加热成半熔融状态后。通过鼓风、搅拌即“炒”,利用空气或铁矿粉中的氟,使生铁中的碳氧化。既可以炒成熟铁,若再经过锻打渗碳,就又能成钢。当然也可以有控制地把生铁的含碳量炒到一定程度来直接成钢。这项技术就是所谓的“炒铁。或”炒熟铁”。

    这种技术的明与逐渐普及,使治铁业能够向社会提供大量廉价优质的熟铁或钢料,满足生产和战事的需求,可谓钢铁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基本普及,然而直到弛纪才在欧洲出现。

    而炒铁技术的出现,也为百炼钢工艺的展和成熟创造了条件。以炒钢为原料。经过多次反复加热折叠锻打。既可以去除杂质,又可根据锻打次数而渗入碳质,获得百炼钢。

    王易看到郑禹所用的铁范,即是其在使用百炼钢技术的例证。而追本溯源现的石皿,则证明炒铁技术的出现。

    后世出土的百炼钢刀的剖面往往有数十层,这就足见锻炼时的工夫了。

    “看了些什么?”郑禹见王易这么快就出来。不免轻视。

    王易笑道:“不过是看了看排场罢了

    郑禹的表情由轻蔑转为阴沉。于禁见况不妙,忙拉王易出来说:“老郑性情古怪,你万万不得惹他怒啊。”

    王易问道:“郑禹实为坊间异人,你不妨与我说说他的身世于禁似乎对郑禹的人生际遇颇为感叹,就拉着王易到铁铺对面的酒察里坐下。叫了些酒水小菜才娓娓道来。

    原来郑禹家门世代为铁商,锻造炼铸之技极为高深。后来他在东平陵的官营铁场做官,成绩斐然。然而境随时迁,桓灵之际皇帝朝政混乱,荒败了许多官办工场。它们要么被弃置不用。要么被贱卖给当地的富豪。郑禹也因此四处流转。最终到北海城里独自开了一间冶铁作坊。治铁毕竟是项重工业,在自己家的宅子里搞是搞不大的。也很容易亏空。可倔强的郑禹似乎是单纯地为了将手艺传续下去,一直在作坚持。可几年下来,他的生活已不太好过,连妻子也改嫁了。

    王易对郑禹由衷敬佩。他同时在想,既然郑禹本身有高的冶铁技术,又曾担任官办工场的工官。自己也迫切希望能将手艺传承下去,那何不来江东助他王易一臂之力呢?如果郑禹在日后的战乱中沦为了那些军阀们的附庸。到时候王易非但错过了壮大自己的良机,可能还是倒持干戈,授人以柄。

    遂起招揽之意的王蓦于是思虑该和那郑禹怎么说起这事。

    他盯着铁匠铺看了许久,俄而想到是否可以从他这里购买一些精良的长兵器。譬如刚才他使用的那种长戟。这样可以和他套套近乎,也耳以解决童子军和预备军现在装备的麻烦。

    “文则,老郑这里储有多少兵器?”王易问于禁。

    于禁也是个细心的人,他蓦地听见这褐衣青愤的小厮称呼自己表字,惊异的同时警觉起来。

    “小小的铁匠铺子,顶多二十来支兵器

    王易轻叹了声气,然而这个细节正被警惕的于禁现。他一把捉住王易的手腕,靠近身,双目逼视着王易,冷然说道:“我倒是知道另一去处,可得这样的大戟千支,你想知道么?”

    王易点点头,木讷地说:“好啊。但是文则,你抓我抓得太紧了。

    于禁的手极为冰凉,王易刚才被他猛地一抓。那种冰凉感直透骨髅,惊得他背后遍出冷汗。

    于禁跗掌笑道:“足下非寻常侍从,究竟是什么来路?”

    王易哈哈大笑:“我看文则也不是寻常商贾灿斌…8。泡书昭不徉的体验!

    “哦?”于禁还想不到有人会这样夸赞自己,正欲说间。忽听铁匠铺一阵喧闹。于禁看到来人后满怀兴致地说:“他倒是殷勤,每天都来讨要那件兵器。”

    王易然知于禁所谓何人,待他放眼看去,终于得见一个虎蜂腰的猛汉。

    那猛汉穿一条短裾。挂一面兽面腰裙。带钩下缠纽成结的缨带系着两条短戟,一双孔武踏着销银的革面套靴。

    他相貌颇为丑陋,回顾频频。行人却唯恐避、川郑禹见了他就放声呵斥道!“武安国,你叉来我堡斤忡桃事了!”

    武安国的黑脸映透了红彩。他瓮声瓮气地说道:“老郑,我不过随便来看看,你却这般蛮横无礼!”

    郑禹冷哼道:“便是你那张脸也不知吓走我这多少客人!本来我这铺子生意就有些冷清,你一来。我还杵在这打铁作甚?给我离去,离去。”

    武安国虽然相貌凶恶丑陋,但人是机灵的。他咧嘴笑道:“那还不是你高看了自己!多少分量的刀剑,别人那里卖得合情合理,到你这却贵得要抽筋吸血,你竟还赖我。”他一面笑着,一面不顾驱逐令朝里走。

    王易听得那猛汉是武安国时,早霍地站起来,拔腿便往那铺子里走。

    王易端详了一番武安国。见他穿戴颇有风度,即知其并非困窘潦倒的阁左贫民。在罗贯中描写的演义中,武安国乃是北海相孔融麾下的部将。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董卓大将吕布在盟军营帐前掏战,武安国持锤飞马而出,与吕布战了十余个回合便被一戟斩断手腕,只能弃锤而走,最终赖得十八路军齐出才得以生还。

    武安国在演义中昙花一现,然而若要细细追溯其武艺,恐怕虽不如关张之流,但尚在徐盛乐进等辈之上。比起那个三五合就被吕布斩为两段的河内名将方悦来说,武安国力战十余合后断腕弃锤,倒也显得机敏睿智了。

    武安国的个头比王易略矮,然而胸膛极为厚实。两肩极宽。王易看到他两腿颇有些罗圈,揣度那大约是其马术娴熟之故。

    王易为武安国解围道:“这位壮士身材雄壮,流连于刀矛剑戟间当然是常理。正所谓良兵配壮士,老师傅何必要拒人千里之外呢。”

    郑禹见是王易来看武安国说情,毫不领情地说:“铺子既是我开,左右就都是我说了算。离去。离去。”

    王易吃了闭门莫,不禁怒火中烧。他仪态俱失地走出来,回头想呼唤武安国,却见他仍在铺子里流连忘返。

    王易看到依依不舍的武安国走到兵器架前俯身去拿那铁锤时怒气立消。

    武安国的铁锤因为武安国而同样具有传奇色彩,那是因为人们通常很少看到那些使用重锤的驰骋疆场的武将。

    那是两只铁锤串衔到一起的重兵器,主要用于掠阵和破甲。策马飞驰时若将起击出,步兵则脑浆崩裂,骑兵则人仰马翻。衔接铁锤的是两条锁链。那锁立不粗,然而耀目的寒光显示了其坚不可摧的硬度。

    武安国轻松地举起这件武器。并尝试着挥舞起来。两只铁锤在摆动时留下了模糊的幻影,四周围的空气似乎在那一团团幻影的舞动下波伏不定。王易和于禁情不自禁地后退数步,唯恐被那团不可琢磨的幻影误伤。

    郑禹不耐烦至极,他朝武安国喝道:“你还不把那锤子放下!”

    武安国信手一收,利用手腕的力量将两只飞旋的铁锤驯服。

    他将铁锤小心翼翼地放回原处,说:“你难道害怕我将那两条锁链挥断么!”

    郑禹难以忍受武安国对他亲手制造的武器的质疑,嗓音尖利地说:”两条铁锤本就赖铁链固定,否则铁锤飞旋击出,后果岂不是不堪设想!那铁链得我百炼而成,坚固无比,根本就不会挣断的!”

    语一毕王易即哈哈大笑起来:“何其谬也!至柔为坚,至坚为柔,世上岂有永固之物!”

    郑禹蔑然睨视,不想再作搭理。

    于禁也连劝王易息事宁人,不要再待在这里过多纠缠。但王易也是争强好胜的,他走到墙角提起那铁锤,然后在众目睽睽下将其投掷到郑禹作业的那个夯台上。

    位于路口的铁匠铺外全是被这突如其来变故吸引的好奇路人,他们四面把这里围的水泄不通。

    “你要干怎么?”郑禹轻佻地笑着,显然他认为出丑的将会是王易。

    王易取出随身携耸的军用匕这件历品在二十一世纪具有良好的质量和声誉。

    军用匕在外行的路人们的眼里看来奇形怪状,然而它那流线形的刃身及其闪耀的金属色泽既让郑禹大开眼界,也让他震惊无比。

    王易看到铁粱过指头粗细。便更添自信。他挥匕猛劈,一簇火星划过后是尖锐的金属交击声。

    路人们齐齐惊呼一声,但他们现王易这一劈并未劈断铁链。但王易容不得他们窃窃私语,他势大力沉再挥臂劈下,终于将其中一条铁链截为两段。

    “如何?!”王易收起匕,让它躲开郑禹灼热而又羞惭的目光。

    “让我看看你的短刀。”郑禹近乎哀求地说。

    王易淡淡笑道:“那你就跟我走。”

    武安国揪住王易的衣襟,急道:“你可坏了我的铁锤,怎能一走了之!”

    “些许劣物,他不给你,我可以给你。”王易笑道,“你也来吧。”

    于禁摇着头叹道:“幽行秘出的奇人何其多也!竟然有人藏有这样一把短刀,能叫郑禹目瞪口呆!也罢,我也不妨跟你一趟罢。”,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咖龇。,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