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020 章 网罗人才 上

天香城主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悟空小说网 www.wkxs.cc,最快更新玄武三国最新章节!

    许城一战,李世民仅以四百之众击溃数万贼兵,随后又孤身入贼营劝贼首臧霸等人归降,使李世民在颍川的声威大振。百姓开始憧憬未来的生活,纷纷投入颍川的修整建设之中。而之前因战乱避祸到周边地区的百姓听闻此事之后,也纷纷返回家园,颍州的人口迅速增加。

    随着臧霸的归降,颍川郡内的其它几股贼兵在臧霸的劝说之下纷纷投降。原因很简单,臧霸兄弟五人本是这颍川形成的最大一股贼势,数万之众都不战而降,想到自己手中才区区几百上千号人马,那能跟对方拼啊,况且臧霸对周围的几股势力情况知道地非常清楚,想逃也逃不了。于是几天功夫,颍川的匪患一下子就根除,百姓再也不用为此而提心吊胆。从各山寨中得到的钱财使颍川的建设资金得到很大的缓解。苏双、张世平二个生意精迅速地在郡内各城开设了数家店铺,当然表面上打着不同的商号,颍川郡呈现出一派蓬勃发展的势态。

    颍阴乃是颍川郡一大县,受战乱的影响,百姓逃亡过半,街道上变得冷冷清清。不过自从许城一战的消息传来之后,那些逃难的百姓又纷纷回归家园,街上又开始热闹起来,商贩店小二的吆喝声不断。

    “都来喝”茶楼,是颍阴城中招牌最亮的一家茶楼,别的茶楼生意非常冷清,可这家却是座无虚席。“啪”猛地听到惊堂木在案上一拍,茶楼内传出一个声音,“……说时迟,那时快,城外的贼兵还没弄清楚怎么回事,面前突然多了四百‘天兵天将’,为首一将手持玄天宝剑,大吼一声:“宣高,还不速速投降……”一名年过花甲的老者,细眯着眼睛摇头晃脑地叙述着前不久的许城一战,时不时地听到茶客们的掌声与喊叫声。

    茶楼靠近窗口的一席,二名青年正边说笑边品茶,时而停下来听那老者说书。“呵呵,大哥,再这样传下去你都快成神仙了。”其中一名身材娇小的青年凑近旁边的那人耳边轻笑道。

    这二人正是抽空出来走走的李世民与女扮男装的刘晴雪,李世民毫不在意的摇了摇头,再次朝那老者仔细打量了一下,心细的李世民发现,老者评书的内容虽然夸大的许多,可是离实情极为接近,好像真是他亲眼所见似的,同时从茶馆伙计口中得知,此老者消息非常灵通,其它地方一旦发生什么事,过几日就会成为他说书的内容。

    “一个普通的说书先生,消息竟然如此灵通,这里面或许有什么文章吧。”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疑光,朝那说书老者瞟了一眼道。

    “小二,请问这附近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吗?”难得有机会出来玩玩,晴雪叫住一旁经过的店小二问道。

    店小二摇头叹气道:“以前我们这里的景色非常好,可惜战乱之后变得一片狼籍,二位公子想要游玩现在不是时候。”

    这时李世民突然问道:“小二,你可知道荀府怎么走?”

    “公子问得一定是荀绲荀老爷府吧,荀府就在城东,离此不远,荀家可真当了不起啊?”店小二竖起大母指赞道。

    晴雪一听好奇道:“小二哥,有什么了不起的?”

    “荀家自荀太爷一辈起开始就在朝为官,后来荀太爷生了八子,个个都是有名的才子人称八龙,荀绲荀老爷任济南相,荀爽如今在朝中任司空,别提多神气了,刚刚听说在荀司空的举荐之下,荀彧、荀堪、荀攸三位荀家公子都要进京为官了,你们说说他们荀家厉害不厉害。”店小二解释道。

    “哇,那真是很了不起哦,谢谢小二哥。”晴雪在旁点头道谢道。

    “雪儿,那我们一起去荀府走一趟吧?”李世民起身说道。

    荀家叔侄李世民怎么可能不知道,有‘王佐之才’的荀彧,可说是曹操的首席智囊,出谋划策立不世之功,举荐贤能替曹操招揽了大批贤才;荀攸字公达,同样是曹操的智囊,任军师屡屡献计建功。此次出来名为陪晴雪游玩,实则为寻求此二人,晴雪似乎也知道李世民的用意,嘟了嘟嘴道:“早知道你会这么说了,还说陪我出来玩。”

    ************************************

    “父亲,孩儿与公达就要进京了,你老还有什么需要交待的吗?”荀彧向刚刚告老还乡父亲荀绲问道。

    荀绲一捋有些花白的长须叹气道:“文若、公达你们进京之后切记要小心谨慎,如今朝廷宦官乱政,时局不定,你二人切不可介入宦官与重臣的争斗之中,有事多多询问叔父,不可鲁莽行事,明白吗?”

    “父亲放心,孩儿明白。”荀彧应道。

    “叔公,如今朝廷如此混乱,您老也因此告老还乡,为何还让我们几个进京为官呢?”荀攸突然问道。荀攸父母早亡,与荀彧一起长大,虽然年纪比荀彧还有长几岁,可按家族辈份一排,还得叫荀彧为叔父。

    荀绲眼光一转,朝荀彧、荀攸二人望了眼,不答不问道:“那你二人觉得为何?”

    “为了让我们更了解官场的变化莫测,更懂得为官之道。此为一也。”荀攸缓缓地答道。

    “其二,身在朝堂,更容易看清天下局势的变化,便于日后决择。”荀彧接着道。

    荀绲没有说什么,只是摸着胡须朝二人笑了笑道:“以后荀家就靠你们了,相信会比我们这辈做得更好。”

    “老爷,门外有人求见。”这时门口的家丁跑进大堂报道,同时送上拜帖。

    “哦,快快有请。”荀绲翻开拜帖一看,忙起身出迎道。

    “父亲,来者何人?”

    “太守李唐。”

    “哦,原来是他。”荀攸朝荀彧会心一笑,淡淡地说道:“能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将颍川治理成现在的样子,此人绝非常人!”

    “不仅如此,此人用兵更是高深莫测,平黄巾暴乱之时,先后助卢植、皇甫嵩、朱儁破敌,更助董卓夺取剿贼之首功,最近更凭四百之众大败臧霸的三万贼兵。”荀彧也是一脸佩服道。

    这时荀绲领着二名青年进入大堂道:“太守大人请上坐。”

    “荀彧/荀攸见过太守大人。”荀彧叔侄忙躬身行礼道,同时打量起眼前这位年轻又器宇轩昂的太守,英俊的脸上有种难以言明的气势,不怒自威,柔和的眼神似乎可以洞悉一切,但偶尔闪过犀利的光茫。

    “文若,公达不必多礼。”李世民一进大堂就注意这二人,没想到他们就是荀彧、荀攸,忙上面扶起二人,脸上略上失望道:“唐久闻二位先生大名,此来本想请二位助唐共治颍川,不料途中听闻朝廷已下诏二位入京为官,所以特来恭贺。”

    “多谢太守大人。”荀彧、荀攸忙又谢道。

    李世民回到座位,朝荀绲笑道:“恭喜荀大人,能有文若、公达这样的子侄,荀家日后必然更加昌盛。”

    “多谢李太守吉言。”荀绲也是满脸微笑道:“李太守年轻有为,他日前途不可限量耳,到时还望太守多多关照。”

    “荀大人过誉了。”李世民望着荀彧、荀攸二人叹气道:“唐多么希望可以得到二位先生相助,然朝廷诏令不可违,二位还是及时上路吧。临行之前唐尚有一言相告,黄巾暴乱虽暂平,可余孽乃在四处活动壮大,而朝廷宦官乱政,已难控制局面。朝中大将军与十常待之争也已越演越烈,十常待虽无实权,却深得圣上宠信,代其行事;大将军何进虽有心诛杀他们,可顾虑圣上而不敢轻动;再则圣上喜欢皇子刘协,欲立之为太子,而大将军何进联名上奏欲立刘辩。二者皆因圣上乃在而不敢轻举妄动,唐敢断言,一旦圣上驾崩,朝廷必乱,二位先生此时进京为官,非良机也。”

    荀氏父子叔侄三人相互望了几眼,脸上虽没有什么变化,可眼神中满是惊叹之色,没想到这位年纪轻轻的太守对朝廷局势看得如此透彻,荀彧忙起身道谢道:“多谢太守良言相告,然依彧之见,大将军手握天下兵权,真欲除去十常待乃是轻而易举之事,朝廷之乱弹指可定耳。”

    李世民一脸不以为然,微笑道:“照理确是如此,然何进虽居大将军之位,可其能既不能驾驭麾下诸将,也不能善用下臣之良谋,更兼十常待与何皇后关系不一样,他欲除十常待,难矣。”说到这里李世民起身道:“文若公达必然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准备,唐某就不打扰了。二位若有不如意之时,还望二位能够相助唐某,先行告辞。”

    李世民婉言谢绝荀绲的挽留,带着晴雪离开大堂。从入荀府,晴雪一言未发,默默地望着李世民与荀氏三人高谈阔论,眼神中柔情脉脉,觉得荀彧、荀攸二人虽然才名远播,可与自己的‘夫君’比起来就差远了。

    荀绲望着李世民离开的身影叹气道:“绝非池中物耳。”

    李世民离开大堂才几步,突然转身快步返回大堂朝荀彧、荀攸道:“刚才唐某一时性急忘却一事,二位世居此地,必知颍川贤才,还望二位相告,唐某必亲自去请。”

    求贤之事,李唐如何会忘,去而复还只不过让荀氏叔侄知道他的求贤之心。荀彧朝李唐望了几眼,随后低头沉思了片刻道:“大人,有一人乃是颍川阳翟人,姓郭名嘉字奉孝,此人年纪虽轻却有神鬼莫测之能,大人若得此人相助,必如虎添翼。”

    旁边荀攸跟着道:“攸也知一人乃是陈留人氏,虽然容貌古怪,但武艺超凡,弓马娴熟,有万夫不挡之勇,曾在张邈麾下为士,后因杀人而逃到颍川,此人与我交厚,可修书一封令其来投大人,则大人得一猛将也。”

    李唐心中大悦,郭嘉、典韦二人他岂会不知,郭嘉有‘鬼才’之称,先从袁绍后事曹操,深得曹操器重,替其谋事十一载,可谓是算无遗策,险中求胜,屡建奇功,只可惜天妒英才,三十八岁就病逝了。曹操赤壁失败之后,就痛哭无奉孝相助,才会遭此败;而典韦世称‘古之恶来’,有逐虎过涧之能,善使双戟,可说是曹操麾下的第一猛将,只可惜被人算计偷了双戟,赤手空拳力战而亡,后来曹操祭奠之时失声痛哭:‘失长子爱侄皆不痛,独泣典韦耳’,可见其能。

    “如此有劳公达先生。”李唐大喜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