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富饶县起始

淤泥有染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悟空小说网 www.wkxs.cc,最快更新家中无极品个个和善,女穿男最新章节!

    “…大人不若寻时礼书史来,下史不清楚这个。” 扬午亦。。

    白渝澜突然想起另一件事。

    “杨县尉可知道马知县的后事是何章程?”

    “因因公殉职所以知府大人特意让寻了个风水宝地之处下葬。” 杨午亦心中叹气。

    马谡观真的很好,可是他的结局并不好,甚至是惨烈。

    以前他还气愤朝廷无法为马知县报仇,谁知白渝澜这个年轻县令一来就给报了仇,灭了连绝山山匪。

    “……就这?没有其他的?” 白渝澜怀疑他刚刚走神了。

    “其他的也无用了,马知县一家无人生还。” 所以要什么丧费什么表彰都无用处。

    “…有用与否不是不补偿的借口。知府大人就无半点表彰?口头也可。” 白渝澜颦眉。

    “知府大人说,马知县太过不幸,富饶百姓当常常纪念他。” 杨午亦摇摇头,神情落寞。

    “…… ” 就这?白渝澜心里瘪嘴。

    难道不该表奖一番?就算不记进省史册,记入府城册也好呀。再不济哪怕送个锦旗烧了,祭慰一下马谡观一家也好啊。

    而且知府就没给京城说马知县是如何没的吗?

    不然早该有新的知县来了。

    “马知县的墓在何处?” 有空了他去祭奠一下。

    “绵山南。”

    离得不远。

    聊完这些,白渝澜打开文书开始看,这几本是礼房的时书史拿来的,上面记得是去年的赋税量。

    不论是先帝时期还是新帝时期,本国一直是一个轻徭薄赋的朝代,最重要的田赋实际征收的比例只有5%,相当于二十税一。

    只是富饶山多地少,所收的赋税包括了粮油烟酒盐,且富饶山多地少且较贫,所以每年的赋税额少得可怜。

    白渝澜有何处不解就会问杨午亦,杨午亦也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午时到了饭点,两人出了内宅门路过县丞衙往大堂走,到了二堂屏门处有差衙在等他们。

    一见他们二人便行了礼说:“大人,午饭已备好了。”

    白渝澜点了点头:“我晓了。”

    看来还是先买几个仆人回来吧,不然传达个事都麻烦。

    “以后有事便去内宅门处寻我,不用止步于二堂。” 白渝澜前头走。

    衙差应了声是。

    白渝澜觉得他应该开个会,和所有的在衙人员都说一下他的新规。

    不过不急,等他把各人的俸银都给结了再说。

    午后白渝澜来到六房的礼房,时书史与副手正在看册子,见到白渝澜就停了翻阅起身见礼。

    礼后副手去取茶去了,时书史引白渝澜来到桌前。

    “大人需要查什么文册吗?” 时书史见白渝澜坐下后边坐边问。

    “时书史,咱们富饶官史衙各阶的月俸每月是多少?” 白渝澜坐在副手的座椅上。

    时书史没想到白渝澜一来就是问这个,不知道他是想发以前的月俸还是单纯的只是想了解一下。

    “县令大人月俸二十五两,教谕、训导、胡道司、空无会司月俸各十五两,共四人。巡检月俸十五两,共一人。

    各典史工钱五两,共十一人,医学及官商司会工钱四两,共四人,三班四班头以及牢头工钱各三两,共五人。

    马快每人每月三两,共十人。步快二两,共二十人。仵作三两,共两人。皂隶、壮隶每人每月一两,共五十人。

    厨夫每月二两,共两人。帮厨每月一两,共三人。每镇商人每月四两两,共八人。年逢闰月时各加一月银钱。” 时书史边翻阅以往的账册边回。

    “…那一百军兵呢?每月多少?” 白渝澜看着时书史用手指在册上查询。

    “队长四两,武兵三两,遇闰月加三两,骑兵二两,遇闰月加二两,步兵一两钱,遇闰月加一两。人数未知。” 时书史把账册翻好,递给白渝澜。

    看着账册上以往的公钱支出,白渝澜轻叹一口气,富饶的月俸及各典史衙的工钱均低于其他县一半有余。

    “以往多年的都拿出来我看看。” 白渝澜边翻阅边吩咐。

    他要看看富饶是一直如此低俸还是事出有因。按律例各阶同阶官员的月俸都是一致的,根本不会有如此悬差。

    时书史应下,与一旁的副手开始在另一间文件室翻找。

    看完手中的账册后白渝澜郁闷了,就像是眼睁睁的看着县衙的人数缩水。

    过了不多会时书史与副手拿了几册本来,按先后一一放在白渝澜面前。

    白渝澜直接拿起了最先前的那本账册,翻到第一页一看就傻眼了,上面写着“富饶发展记”,白渝澜合上又看了看册封,确实是支出账本呀。

    白渝澜往后翻去,然后呢这上面写的于月俸工钱啥的都无关,像是一个日记,记录了一个家族搬来后的所有支出明细。

    “这是富饶县的起始?” 白渝澜惊讶的看了一眼时书史。

    “是的,富饶原本是一大家族的归隐处,距今有五六百年了。” 时书史回。

    五六百年?他怎么没见有五六百年的建筑?

    白渝澜又往后翻,整个账本都记录的是当时房屋建造,开荒纳园的开支。

    看着倒是挺繁荣的,只是富饶如今怎么变成了这样?等逐一翻过了账册白渝澜差不多理清楚了。

    富饶本是一个大家族,当时正逢改朝换代而产生的动乱。这个家族为了守财也罢,为了安全也好,就寻了个大山咔咔隐居了。

    白渝澜说呢,怎么在这三面环山一面环海还山路十八弯的大山里搞了个县城。

    起初这也不是县城只是一个家族,只是家族人丁兴旺后各有了分支,每支都分了一笔安家费各寻了一处定居,这是七镇的由来。

    因路程封闭且难走,富饶开始通过数不清的大山自给自足,虽不及以往有财了,但也过的自在。

    然后就没了,再有记录的时候就是朝廷委派的知县与县丞主簿所记,上面写了城隍庙建造的支出,县衙建造的支出。

    白渝澜有些好奇富饶怎么突然有了知县,总不能是自己封的吧。

    再翻白渝澜就看到最初的各阶官员月俸表。